close

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於揚州高旻寺禪七中徹悟後,於光緒二十七年秋,虛老年六十七,在終南山住茅蓬保養聖胎。
時有戒塵法師因隨侍月霞法師到終南,為法忍老人辦道場,得遇虛老山中,相談禪理,戒塵法師口若懸河,機語不讓。

虛老曰:「汝此強辯,閻羅老子未放你在,孽鏡台前不怕人多口。須知古時人障輕,可重見處,不問工夫。故六祖云:“惟論見性,不論禪定解脫。”今之人習染深厚,知見多端,縱有一知半解,皆識心邊事。須從真實功夫樸實用去,一日徹底掀翻,從死中得活,方為真實受用。縱得小小受用,生死之際,依然不能作主。從悟門已入,智不入微,道難勝習,捨報之際,必為業牽。須以綿密功夫,坐斷微細妄想,歷境驗心,不隨境轉,一旦懸崖撒手,百尺竿頭,再進一步,方為自在人。此亦不過是小休歇場,還有後事在。」

戒塵法師曰:「我亦親近德公、修公、大老、赤山來,自謂道契無生,更有誰耶?」

虛老曰:「汝所謂道契無生者,作麼生契耶?」

戒塵法師曰:「若人識得知心原無念,則知生自妄生,滅自妄滅,生滅滅盡處,自契無生。」

虛老曰:「此是古人的,如何是你的無生?」

戒塵法師無語。

虛老曰:「汝乃學語之流,口頭禪而已,只騙瞎眼漢,不信你我同坐一時,始見真實功夫。」

於是他們兩人就在茅蓬裏打坐。
虛老一坐七日,戒塵法師則妄念波騰,加以八識田中有漏種子發現,到此全不得力,半日亦坐不住,自愧向來所學之禪不濟事。
   戒塵法師每天都繞著虛老走幾圈,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七天,虛老終於出定了。

戒塵法師問虛老:「您在定中,是有覺知,還是沒有覺知呢?若是有覺知的話,就不名為入定;如果沒有覺知的話,那豈不是枯定,不就是所謂的死水不藏龍嗎?」

虛老曰:「要知道禪宗這一法,原不以定為究竟,只求明心見性。
若是真疑現前,其心自然清淨。
由於疑情不斷,所以不是無知;也因沒有妄想,所以不是有知。
雖然沒有妄想之知,但就是一支針掉在地上,也能聽得清清楚楚;你每天繞著我走幾圈,我都知道,只因疑情之力,不起分別而已。
雖然不起分別,因為有疑情在,功用不斷,所以不是枯定。
雖然不是枯定,這亦只不過是功用路途中事,並非就是究竟的。
所以過去這七天,我只是覺得好像一彈指間就過去了,如果我一生分別心,便會出定了。
參禪辦道的人,必須將此疑情,疑至極處,一旦因緣時至,打破疑團,摩著自家鼻孔,才是真正的道契無生啊!」

自此以後,戒塵法師就一直跟隨著虛老,對他老人家非常信服和尊敬了。

後來,有一次,虛老入定十八天;山上其他人知道了,都來參拜他。他感到厭煩,於是他們倆便揹著背架子朝峨嵋山去了。

一天晚上,他們倆在一個沒有人住的小破廟過夜。睡到半夜時,有跳蚤在戒塵法師身上咬,他就把跳蚤放在地下,跳蚤摔倒地上,把腿摔掉了,虛老在定中聽到那跳蚤叫得很慘。

翌日,虛老就將此事查問戒塵法師,他聽後感到很驚訝,心想:「竟然連我放一隻跳蚤在地上他都知道,而且還聽到跳蚤的喊叫聲,定中的功夫真是了不起啊!」可知身心清淨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。

後來他們倆一起到雲南去開辦道場。戒塵法師也很了不起,後來是預知時至,先行向大眾告過假後,坐著往生淨土的。

(錄自戒塵法師《關中寱語》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素聞法師對此章節,有評論如下:

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泰山北斗,影響教界頗為深遠,早已家喻戶曉,今暫不贅。戒塵法師則是虛老結拜連衴道友,自終南山以來,二師一直互相護持。對於虛老禪定工夫的記述,一向不多,而以本篇為最重要。從以上引文可知虛老見地與修為之一二,……
總結全篇有五項要點,可為禪門指引:

一.學禪貴在真參實悟,自然具足禪定工夫,如一定七日等,
切不能流於口頭講說,妄逞機鋒。
二.真正的禪定,非有知,亦非無知。參話頭至能生起疑情,成團成片,其心自靜,
外境自然不成干擾。疑情不斷,故非無知;全無妄想,故非有知。
雖無妄想,定中針毫落地亦皆覺知,但專注疑情而不起分別;
雖不分別,疑情相續,念念分明,則不是枯禪死定。
三.此種禪定工夫仍非究竟,只是功用路途中事,不可耽著,
當以明心見性為目標,努力更進。
四.入定之際,外人雖見已過七日,自己只覺一彈指頃;
一有分別心生起、即便出定了。
五.學禪之人須以此禪定、此疑情極力猛參窮追,務求身心皆能融入,
一旦遇著時節因緣,自能打破本參,親見本來面目,證悟無生境界。

全篇雖以參禪為題而論述,修習其他法門亦可借鑑。虛老言言皆有經論依據,均可查證。今日每有懷疑禪宗之法,並輕言誹謗者,讀本篇當能警醒,切莫再造口業了。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tw-buddha.com/forum2/index.php?showtopic=5933

arrow
arrow

    hansonglfy5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